養殖戶如何提高母羊繁殖力 |
一、影響綿羊繁殖力的因素 實踐證明,營養條件是影響綿羊繁殖力最重要的因素。母羊營養全、膘情好,則羊群發情旺盛、整齊,也能促使更多的卵子成熟,雙羔率高。 不同的羊品種繁殖力不一樣。多數綿羊一年產羔一次,而湖羊能一年二產或二年三產,每胎多數產兩只以上。這說明產羔率是能遺傳的性狀。 配種季節過早過晚對綿羊繁殖力都有影響。過早天氣炎熱,不僅膘情不良,而且有些品種公羊此時充全不育或者性機能低下,過晚牧草枯黃,影響膘度,進而影響精子、卵子形成。 年齡對繁殖力有重要影響。母羊的產羔率,以4~5歲壯齡時期為**,幼齡羊和老齡羊較低。 母羊配種和妊娠期飼養管理對受胎率和產羔率起關鍵性作用。 二、提高綿羊繁殖力的技術措施 1、選留雙羔率高的公母羊和后代作種 母羊的產羔數是能遺傳的,產雙羔母羊各產次的雙羔率均高于產單羔母羊。這說明選擇雙羔母羊做種能提高羊群的產羔率。從終生產羔率高的母羊兒子中選留種公羊,累代使用這樣選出的種公羊,對提高全群的產羔率有更大的作用。 2、滿膘配種 母羊在配種時期膘滿體壯,就能正常發倩增加排卵數,提高產羔率。有條件時,在配種前1~1.5個月,較好在延長放牧時間和放牧優質牧地的前提下,實行短期優飼,每只羊每天補給精料0.2~0.25公斤,力爭第一個情期內發情率達95%以上,情期受胎率達80%以上。這樣,不僅產羔率高,而且羔羊也易管理。 3、適時配種 產冬羔必須提前配種(8~9月份)。此時正是母羊搶秋膘的時候,發情正常,排卵數多;公羊性欲也最旺盛,精液品質好,產羔率能夠提高。 4、調整羊群結構,增加適齡母羊比側 母羊年齡大小,與多胎性具有一定的相關性,一般初產和二產母羊所產的單胎多而雙胎少;三產和四產的母羊所生羔羊雙胎多而單胎少。這是由于幼羊身體各部器官和機能還在繼續發育成長階段,生殖器官尚未完全成熟,因而單胎多而雙胎少;壯齡羊生理機能旺盛、故雙胎多而單胎少;5產 以上母羊生理機能開始轉向減弱,只能維持一段多胎水平,以后也是下降趨勢。 如果能對1~2產母羊加強飼養,促使提前早熟,提高適齡母羊比例或者對老年母羊提高營養,防止其生理機能過早衰退,將會有助于母羊多胎性的持久維持與提高。 5、注封孕馬血清 母羊發情后13~14天,在其后腿內側皮下注射孕馬血清8~10毫升,隔日或連日注射。經3~4天發情時即可輸精,可以大大提高雙羔率。 6、防制母羊不孕與流產 母羊空懷和流產的原因很多,除羊只生理上的缺陷,如生殖器官發育不正常、患生殖器官疾病外,多數山于飼養管理不當和配種技術不熟練所引起。如配種時母羊營養不良、種公羊飼養管理不當、精液品質不良、對試情公羊重視不夠、造成漏情失去配種適期、配種人員技術不熟練、工作不細致、母羊妊娠期飼養管理不當等,都會造成不孕或流產。 為了防止母羊的空懷和流產,必須針對上述原因采取以下措施: (1)加強母羊的飼養管理。配種期到來之前,一定要恢復母羊哺乳階段的體力消耗,抓好碟。對少數瘦弱的母羊要單獨編成一群給予優厚飼養,并對所有空懷母羊打上特殊記號,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。妊娠期要注意保胎,妊振后期嚴防擁擠、滑跌、受驚奔跑、吃發霉腐敗草料。 (2)養好種公羊。加強種公羊的飼養管理和放牧運動,配種期保證全價營養,給予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,礦物質的飼料,提高精液品質。 (3)搞好試情。要使試情公羊達到一定原度,精力充沛,并定期排除陳舊精液,保持其性欲旺盛。切實搞好試情工作,防止母羊漏情。 (4)把住配種關。加強技術人員培訓,熟練掌握配種技術,適時輸精,嚴格遵守操作規程,確保情期受胎率達到75%~80%。 (5)及時進行妊娠檢查與檢疫,防止漏配和布氏桿菌病的感染。對疑似布氏桿菌感染的病羊只應及時隔離或淘汰。 |
[關閉本頁] |
上一頁:母羊消化疾病的解決妙招 | 下一頁:談一談南江黃羊場選址的原則 |